•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鋰電產業市場雜亂 前途堪憂

    2021-04-26 ryder

    全球鋰離子電池需求量隨著使用范疇的不斷擴展而遞增,目前中國已是僅次于日本的鋰離子電池加工大國。我國鋰離子電池的加工仍處于起步時期,由于國家鼓勵發展鋰電池的加工,我國不少電池廠以及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集團均看到鋰離子電池的潛在市場,不惜投巨資到此行業;但是其技術水平、設備水平相對落后,無法在國際市場中立足,企業仍以內銷為主,面臨傳統18650市場的價格戰、動力電池市場前途未定、傳統數碼產品市場萎縮的情況下,鋰離子電池產業現狀堪憂,路在何方?


    市場現狀


    1、18650市場(價格受阻,市場雜亂)


    2011年,隨著智能數碼終端較大的能量消耗,催生了移動電源的需求,帶動了圓柱18650電池的增長。但經過兩年的發展,移動電源市場現已魚龍混雜,山寨、低端產品充斥著市場,市場無序雜亂。


    全球18650的知名品牌有松下、索尼、三星、LG等。因此國內大部分廠家只能選擇走中低端或山寨產品路線,控制成本,以價格占領市場。而三星18650預計在今年第四時度價格將降至1美元,若果真如此,這個價格將比中國部分中端18650廠商的價格還要低,對國內廠家雪上加霜。


    從上半年來看,我國鋰離子電池電芯均價下降分明,中低端市場電芯價格下降幅度更大。低端市場價格雜亂,已經出現1AH不到4元的軟包電芯,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毛利越來越低,勢必會刮起企業倒閉潮,面臨行業重新洗牌的局面。


    2、鐵鋰動力電池市場產能過剩,前途未定


    依據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統計,2012年底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達到105家,而在2008年全國僅有10家左右,截止到今年5月份,動力鋰離子電池生業整體產能規模已達40億安時。相信大多數企業都是在2008年左右被新能源汽車概念吸引進入這個范疇,國家雖然大力鼓勵電動車行業發展,但其整套動力系統技術不成熟,近年的電動車市場規模到目前依然剛過萬輛,而動力電池企業擴張過快,供過于求、產能閑置,大多數加工廠家都是靠著副業在維持生計,與當初的電動車動力電池夢漸行漸遠。


    不僅如此,電池企業還承擔著退貨與回款風險。眾所周知,電動車動力系統除電池外還有BMS控制器、電機控制器等組成,而但凡出現質量問題,關注焦點與責任原由基本都放到電池上。因此企業又陷入退貨、扣質保金等諸多問題,令電池企業苦不堪言。例:2011年深圳沃特瑪與五洲龍合作的大運會電動大巴項目,目前雙方應當也在為貨款問題而糾結。


    今年使用美國A123公司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Coda和Fisker相繼倒下,而特斯拉選擇松下的18650電池方案卻在2013年第二季度北美市場的銷售再破記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深思在剛剛發展動力鋰離子電池準備彎道超車時選擇的磷酸鐵鋰離子電池路線是不是是個錯誤?究竟該選擇哪種技術路線是目前大家面臨又一困境。而筆者目前仍認為,雖然鐵鋰離子電池比能量低,但還是電動車電池的最佳選擇。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