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迂回前進 動力電池的發展歷程

    2021-04-26 ryder

    短短十幾年,鋰電池實現車用化,其實已經及正在經歷幾個階段:探索積累階段、野蠻井噴階段、調整反思階段、三國混戰階段和有序發展階段。


    1991年,日本索尼(SONY)開發出了商業化的鋰電池,1995年,豐田使用鎳氫電池在普銳斯(PRIUS)混合動力車上,在此并行有了將鋰電池使用在車上的愿景,為此業界開啟了不懈地探究與嘗試。到目前為止,鎳氫電池車載使用已超20年,被豐田汽車已發展到極致,而鋰電池車載使用也已開始商業化。


    短短十幾年,鋰電池實現車用化,其實已經及正在經歷幾個階段:探索積累階段、野蠻井噴階段、調整反思階段、三國混戰階段和有序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觸發和起止都起因于政策之變、技術之爭和市場之殤。作為行業的見證者、參與者,其實是以一種憂慮的心情看待過往和目前的現狀,但對將來廣闊發展前景持驚喜熱盼之心。為了梳理曾經過往的是是非非,想從行業歷史、技術兩方面來回顧總結過去,理解實際,并從鋰電池的特殊性來展望將來。總共分兩篇,此文為第一篇:動力電池的發展歷程——從野蠻生長到有序發展。


    跟隨國家政策(十五計劃確定電動車發展,2001年啟動車載用動力電池的研究;十一五期間實現示范運營;十二五期間確定以純電為主的路線,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三五計劃應當是技術深度化、市場規模化),動力電池發展迂回前進,概括起來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


    第一階段(2001年~2008年)


    綜合來看,這個階段鋰離子動力電池屬于初創期和積累期,惟有少數企業在深耕、堅持、堅守著。應當來說這一階段,特別是2006年之前,沒有多少經驗可借鑒(可借鑒的是3C類鋰電池技術),真正屬于技術的原創期,有些企業淺嘗輒止,望而止步。


    唯一的示范化就是北京奧運會(595輛節能與新能源車使用,50輛鋰電池奧運大巴),讓大家看到了產業化的可能,有些企業開始轉型涉獵動力電池,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第二階段(2008年~2011年)


    2010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以及后來國家十城千輛計劃實行,幾個誘人的蛋糕催生了很多電池廠如雨后春筍,走上了短平快的發展道路:技術同質,品質管控貧乏。但市場的饑渴催促著他們的野蠻生長,同時市場的不成熟以及技術發展時間的短促慫恿著這些企業的生存。這一階段各個電池廠技術不能分出高下,地基有多深還未能見分曉,存在格蘭亨姆現象(價值不高的東西會把價值較高的東西擠出流通范疇)。


    第三階段(2012年~2013年)


    應征了一句話:惟有潮水褪去,才能了解誰在裸泳。國家補貼政策的延緩,路線轉型的適應,致使短期內市場需求不穩定;同時第一批示范運營的電池存在的問題已經顯現,技術問題凸顯出來,這綜合影響了需求的疲軟和技術上的觀望、搖擺。這使很多半路出家的企業知難而退,借機還俗;部分純做動力電池的企業資金匱乏,無以為繼,退出歷史舞臺。讓大家感覺2015年累計50萬量新能源車的銷量遙不可及。


    這一階段其實已經沉淀下了一些技術扎實的企業。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