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鎳氫電池正極材料的開發
鑭系合金最初是作為鎳氫電池的陰極材料開發的。1973年,母羊etal。[9]第一LaNi5合金用于電化學氫吸收和發射的研究,但是重復的氫吸收和發射周期導致合金的持續退化,導致合金電極的放電容量迅速衰減,在充電和放電周期,從而限制LaNi5合金的實際應用在Ni/MH電池。20世紀80年代中期,WiLLiaMs[10]采用元素代換的方法制備了la-nd-ni-co-a1等多組分合金。氫吸收后,這些合金的細胞體積膨脹率明顯降低,顯著提高了合金的抗淤積性和耐腐蝕性,極大地提高了合金電極的電化學循環壽命。為了降低成本,進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與其他稀土元素(如CE、公關、Nd、sM、Y,和混合稀土毫米)部分替代一側,過渡到另一組元素(如公司、錳、銅、鋁、鐵、錫、鉻、等)部分替代B倪,一系列優秀的合金是準備。因此,世界上出現了多種性能各異的稀土基aB5和aB5+儲氫合金。
此后,mm-ni-co-mn-al-ti等多種aB5雜化稀土儲氫合金相繼問世,其最大放電容量可達300~320MaH/g。目前,用于鎳氫電池的稀土aB5和aB5+x合金已在世界范圍內實現工業化,成為國內外鎳氫電池行業的重要負極材料。1988年鎳氫電池進入實用階段,1990年日本開始大規模加工,產量翻了一番。目前,東芝、三洋和松下在日本已經形成了三向結構,市場份額分別為40%、30%和20%。加工規模已達1500萬/月。除了電子信息領域迫切要的小型移動電源外,鎳氫電池可能成為電動車電源之一。到2014年,鎳氫電池在日本的市場價值將超過混合動力汽車的鉛酸蓄電池。2014年,鎳氫電池的市場價值將達到2078億日元,比2008年上升230%,而鉛酸蓄電池的市場價值仍將在1632億日元左右。我國儲氫合金和鎳氫電池的研發也起步較早。自2005年以來,我國稀土儲氫材料和鎳氫電池的產量均超過了日產量。十一五末,我國鎳氫小電池產量達到11億只,儲氫合金相應產量達到24000噸/年、17500噸/年,占全球產量的60%以上,成為世界第一大儲氫合金加工國。
隨著現代便攜式電子產品、通信設備和電動車的迅速發展,作為化學動力源的鎳/金屬氫化物(Ni/MH)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過充/放電電阻和清潔無污染的特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在Ni/MH電池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特別是小型電池能量密度高、壽命長特點和混合動力或電動車能量密度高、高功率和長壽命的電池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研究和開發熱點。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