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針對鋰電池安全性探測緊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需通過過充、短路、針刺、擠壓、重物撞擊等安全探測,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即可。
擠壓探測:將洋溢電的鋰電池放在一個平面上,由油壓缸施與13±1KN的擠壓力,由直徑為32mm的鋼棒平面擠壓電池,一旦擠壓壓力到達最大停止擠壓,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即可。
撞擊探測:電池洋溢電后,放置在一個平面上,將直徑15.8mm的鋼柱垂直置于電池中心,將重量9.1kg的重物從610mm的高度自由落到電池上方的鋼柱上。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即可。
過充探測:將電池用1C洋溢電,按照3C過充10V進行過充實驗,當電池過充時電壓上升到一定電壓時穩定一段時間,接近一按時間時電池電壓快速上升,當上升至一定限度時,電池高帽拉斷,電壓跌至0V,電池沒有起火、爆炸即可。
短路探測:將電池洋溢電后用電阻不大于50m的導線將電池正負極短路,探測電池的表面溫度變化,電池表面最高溫度為140℃,電池蓋帽拉開,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針刺探測:將洋溢電的鋰電池放在一個平面上,用直徑3mm的鋼針沿徑向將電池刺穿。探測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即可。
溫度循環探測:鋰電池溫度循環實驗是用來模擬鋰電池在運輸或貯存過程中,反復暴露在低溫柔高溫環境下,鋰電池的安全性,實驗是利用迅速和極端的溫度變化進行的。實驗后樣品應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便攜式鋰電池安全性能可以通過電池熱失控過程的量熱分解來進行定性和定量評估。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