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鋰電池的工作原理有哪些?鋰電池有哪些組成結構?

    2021-04-26 ryder

    鋰電池的工作原理解析


    電池是一種充電電池,它緊要依賴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在充放電過程中,Li+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充電池時,Li+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負極處于富鋰狀態;放電時則相反。一般采用含有鋰元素的材料作為電極的電池,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


    鋰電池以碳素材料為負極,以含鋰的化合物作正極,沒有金屬鋰存在,惟有鋰離子,這就是鋰電池。鋰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就是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過程。在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過程中,同時伴隨著與鋰離子等當量電子的嵌入和脫嵌。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往返嵌入/脫嵌和插入/脫插,被形象地稱為搖椅電池。


    鋰電池工作原理


    正極材料:LiMn2O4,負極材料:石墨


    充電時正極的Li+和電解液中的Li+向負極集中,得到電子,被還原成Li鑲嵌在負極的碳素材料中。放電時鑲嵌在負極碳素材料中的Li失去電子,進入電解液,電解液內的Li+向正極移動。


    3、鋰電池包成原理


    ①正極構造


    LiMn2O4(錳酸鋰)+導電劑(乙炔黑)+粘合劑(PVDF)+集流體(鋁箔)正極


    ②負極構造


    石墨+導電劑(乙炔黑)+粘合劑(PVDF)+集流體(銅箔)負極


    4、充電過程


    電源給電池充電,此時正極上的電子e從通過外部電路跑到負極上,正鋰離子Li+從正極跳進電解液里,爬過隔膜上彎彎曲曲的小洞,游泳到達負極,與早就跑過來的電子結合在一起。


    正極上發生的反應為LiMn2O4==Li1-xMn2O4+Xli++Xe(電子)


    負極上發生的反應為6C+XLi+Xe==LixC6


    5、放電過程


    電池放電,此時負極上的電子e從通過外部電路跑到正極上,正鋰離子Li+從負極跳進電解液里,爬過隔膜上彎彎曲曲的小洞,游泳到達正極,與早就跑過來的電子結合在一起。


    正極上發生的反應為Li1-xMn2O4+xli++xe(電子)==LiMn2O4


    負極上發生的反應為LixC6==6C+xLi+xe

    充電時正極的Li+和電解液中的Li+向負極集中,得到電子,被還原成Li鑲嵌在負極的碳素材料中。放電時鑲嵌在負極碳素材料中的Li失去電子,進入電解液,電解液內的Li+向正極移動。


    一般鋰電池充電電流設定在0.2C至1C之間,電流越大,充電越快,同時電池發熱也越大。而且,過大的電流充電,容量不夠滿,因為電池內部的電化學反應要時間。就跟倒啤酒相同,倒太快的話會出現泡沫,反而不滿。


    鋰電池的組成結構


    鋰電池一般蘊含三個緊要成分:陽極,陰極,電解質。


    陽極:在放電過程中電子通過外電路轉移走,電極材料被氧化。大部分商用的電池使用基于炭/石墨的電極材料;不過金屬或者合金也可以作為陽極材料。


    陰極:在放電過程中,通過外電路接收電子;通常使用過渡金屬氧化物或者磷化物來作為陰極材料。


    電解質:電解質是一個離子導體,電子的不良導體。電解質阻隔電池的陰陽極,同時能供應電子轉移的媒介。電解質一般使用一些非水的有機溶劑,里面溶解一些含Li+的鹽。比如LiPF6溶解在碳酸丙烯酯中。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