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十一月以來,位于動力鋰離子電池上游的鋰行業復蘇信號明顯。
安泰科數據顯示,十一月十六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為4.3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報價為3.75萬元/噸,二者均創下近5個多月的新高。
隨著價格回升,虧損已久的鋰業終于迎來了景氣。
據太平洋證券測算,截至上周,碳酸鋰毛利潤已持續兩周轉正,并達到1425元/噸。而此前的三月至十月,該行業平均毛利潤一直處于負值區間。
行業拐點出現的同時,概念股已“先聲奪人”。萬得數據顯示,截至十七日收盤,贛鋒鋰業、盛新鋰能十一月累計漲幅超過20%,西部礦業十一月累計漲幅超35%。
美股方面,十一月以來,皮埃蒙特鋰業累計漲幅達49%,美洲鋰業、智利礦業化工累計漲幅均超過20%。
業內人士表示,此前,疫情令整個鋰行業下游需求迅速收縮,鋰價甚至跌破了礦山的成本線,澳洲為主的鋰精礦迎來了產量出清和整合,未來,鋰精礦供應的集中度和議價權將有所抬升。
需求方面,三季度以來,隨著我國、歐洲等地新能源汽車市場加快復蘇,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開工水平轉好,最新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強調鼓勵公司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市場重新看到了鋰資源的重要性。未來,鋰業股的估值空間將超乎想象。
難逃周期定律鋰業蕭條長達2年
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仍離不開鋰。上游鹽湖或礦石提取的鋰資源進一步提煉成碳酸鋰、氫氧化鋰等化合物,最后用于動力鋰離子電池、3C產品的制造。
可以說,鋰業的興盛,離不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繁榮。
但作為有色金屬行業的一員,鋰業也難逃周期性規律。從2018年開始,產量過剩成了制約鋰價的重要因素。
鋰價曾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上半年迎來一波暴漲。數據顯示,僅2015年下半年,碳酸鋰價格就翻了兩倍多。
“當時,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積累的產量在2015年集中釋放,加上對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存在不確定性預期,電池公司不約而同地加速投產,導致整個行業對鈷、鋰等原材料的需求達到了峰值。”江蘇一位鈷鋰產品貿易商介紹道。
見有利可圖,各路資本涌入這一行業,增產、擴產的步伐顯著加快。由于鋰化合物新建項目自建設至投產一般要2年至3年時間,行業產量自2018年起集中釋放。2018年下半年開始,鋰化合物供應快速釋放,價格開始持續走低。
產量相繼出清行業迎來拐點
2018年以來,產量過剩成為了整個鋰行業的“懸頂之劍”。2020年,疫情又沉重地打擊了整合行業,由于需求不振,從鋰精礦到鋰鹽價格表現低迷,曾經的鋰巨頭也宣告破產。
今年十月,澳洲破產管理公司KordaMentha公布通告稱,澳洲鋰精礦生產公司Altura公司已進入破產管理。
Altura公司為澳洲當前在產的五大鋰礦之一,其產銷量超過澳洲鋰精礦總供應量的10%,下游客戶包括贛鋒鋰業、瑞福鋰業、永杉鋰業等,是國內多家鋰鹽廠的原料供應商。
根據通告,由于債務負擔沉重,加上鋰精礦價格下跌至400美元/噸的盈虧線以下,Altura現金流自2019年下半年起持續緊張,債務規模高企。
中信證券李超團隊認為,鋰價低迷,導致上游鋰資源及國內鋰鹽公司均出現大面積虧損,這一現狀預計不可持續。Altura公司進入破產管理標志著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的鋰精礦供應出清仍在延續。過低的鋰價在導致全行業虧損的同時,已造成大量有效供應退出市場。
十一月,澳洲鋰生產商PilbaraMinerals宣布,以約1.75億美元收購Altura。中信證券李超團隊分析稱,鋰精礦的產量出清將加速鋰行業供需格局修復。同時,行業整合也帶來鋰精礦供應集中度提升和公司議價權增強,鋰價的成本支撐強化,價格上漲預計加速。
“澳洲鋰精礦行業整合事件也敲響了警鐘,國內鋰資源開發亟需重視。澳洲鋰精礦公司話語權的增強,或將使國內鋰鹽行業承擔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不利影響。”李超團隊認為,“我國四川地區擁有較豐富的鋰礦資源,青海的鹽湖提鋰產量初具規模,隨著產業鏈對資源自給的重視程度提升,預計國內鋰資源開發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天風證券認為,隨著鋰價回升,鋰加工盈利有望加速修復。國內鋰精礦大部分來自澳洲進口,從購買開始到銷售結束周期約3個月,一旦鋰價開始持續上漲,鋰加工盈利有望加速修復,四季度鋰鹽廠的利潤或將超出市場預期。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