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經濟性差阻礙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

    2021-01-29 ryder

    我國儲能網訊:“廢舊電池不回收,難道直接填埋嗎?”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屆動力鋰電池回收再利用產業峰會上,與會嘉賓對業內長期存在的質疑聲予以回應。當前,因在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過程中,存在電池產品一致性差、回收成本高等問題,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的經濟性和安全性一度引發激烈爭論。


    業內人士認為,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具備環保屬性,因此經濟性不應是唯一考量,隨著我國動力鋰電池退役潮的臨近,要高度重視回收利用,理性看待行業起步階段存在的問題。


    未來方向廣闊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上升,動力鋰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


    據估算,2020年左右將迎來動力鋰電池退役潮,退役規模約為21.2GWh。2025年動力鋰電池退役量將達到94.48GWh,年復合上升率為47.16%。


    “做好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是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北方工業大學儲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建林看來,將退役動力鋰電池通過篩選重組,在儲能、通信基站、兩輪車等場景實現再利用,具有重大經濟和社會價值。


    2019年以來,工信部相繼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建設和運營指南》《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進行了規范,多地也公布了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的政策。


    目前,梯次電池實際應用案例重要集中在電力儲能和通信基站領域。截至2019年底,鐵塔公司已在35萬個通信基站中累計使用超過4.5GWh的梯次利用電池。當前5G建設正進入高峰期,根據三大運營商規劃,2020年新建5G基站或達68萬個,對備用電池需求高達14.4GWh,將催生大量梯次利用電池需求。


    “隨著新基建、能源結構轉型的進一步深化,鋰電池儲能將迎來爆發式上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楊俊峰指出,預計到2025年,我國鋰電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50GW,市場空間高達2000億元,梯次利用前景廣闊。


    經濟性短板突出


    規模龐大的退役動力鋰電池,給行業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暗存安全問題,諸如廢舊電池在運輸、貯存中起火事件已屢見不鮮。這也是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的最大“弱點”。


    “目前國內加工的電池組外形結構和尺寸各不相同,很多公司無法自動拆解。有關拆解體量較大、內部結構較為復雜的電池組、模組和單體來說,假如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導致短路、漏液等安全問題,甚至爆炸。”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產研戰略工程師吳奔奔表示,當前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各環節還缺乏有效的協同監管,政策獎懲機制仍不完善。而電池回收公司發展情況不一,難以進行標準化管理。


    李建林解析,退役動力鋰電池分為三種:不具備梯次利用價值的報廢類電池;個別電芯電壓異常,去除掉故障電芯后可利用的維護類電池;電池包一致性較好,剩余容量低于額定值80%的可用類電池,具備梯次利用價值。


    但怎么判斷退役電池,目前還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來料中僅有50%—80%的電池可供梯次利用。而采購廢舊電池,只能依相關相關經驗去評估。”鋰斯德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斯年坦言,能梯次利用的電池與報廢電池的價格相差10倍之多,假如誤判超過2成,當批采購就會虧損。


    據知道,當前梯次利用電池的采購成本為新電池價格的60%左右。但新電池價格的快速下降,給退役電池經濟帶來巨大挑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用戶使用退役電池的積極性。


    吳奔奔進一步指出,梯次利用電池的拆解生產過程復雜,涵蓋機械、冶金、環保、化學多個領域,其運輸、檢測、拆解、無害化處理等環節均需支出費用,成本較高。而電池中的金屬鈷、鎳、錳、鋰以及電解液等有價物質全回收難度大,產值較低。


    產業鏈協同是出路


    鑒于動力鋰電池回收的復雜性,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被認為是現實選擇。車企是動力鋰電池回收的重要責任方,能夠較快回收廢舊電池,但在電池拆解再利用上并無明顯優點。因此,當前車企一般選擇控股或參股相關公司,比如寶馬汽車與邦普循環、寧德時代合作,形成“車身整車回收+數碼電池+動力鋰電池”的回收模式。


    吳奔奔認為,在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上,可以借鑒國外好的相關相關經驗。他解析,美國強制要求電池零售商回收廢舊電池,也通過押金制度促使消費者主動上交廢舊電池;日本電池加工商負責電池回收,但政府會對電池廠商予以補助,以提高公司回收積極性。日本循環利用觀念已深入人心,因此電池廠商可通過相關渠道免費從消費者手中回收電池。


    業內人士建議,要進一步完善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政策法規,促進產業規模發展,以規模化帶來經濟優點。同時加強技術研發,開發高效快速的退役電池健康狀態識別技術,降低退役電池診斷成本。主機廠方面,在電池設計環節,就要考慮到未來的梯次利用,在模組成組方式、內外部結構等方面預留梯次利用空間。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