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我國儲能網訊:“歐洲瘋漲,我國復蘇”,全球電動化提速,動力鋰電池進入新一輪的擴產競備賽。
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2020年動力鋰電池投擴產項目26起,總金額超1370億元,涉及動力鋰電池產量400GWh。其中我國市場新增產量規劃超270GWh,歐洲市場新增產量規劃超130GWh。
具體來看,2020動力鋰電池投擴產項目重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動力鋰電池項目集中度新增,且投資金額與產量規模明顯加大,這意味著,動力鋰電池已真正進入大規模制造時代。
整體來看,新增的26起投擴產項目,數量較2019年同期銳減,僅2019年Q3投擴產項目就達到30起。且單項投資金額及產量規模大幅提升,平均單項金額達到52億元,其中超百億的項目有7起,規劃產量超10GWh的項目達到17起。
競爭加劇,動力鋰電池集中度不斷提升,裝機量排名前十公司占比超9成,其中TOP5公司占比高達85%。這些頭部電池公司也成為今年動力鋰電池投擴產項目的主導者。
包括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國軒高科、比亞迪等頭部動力鋰電池公司無論是加工基地的投資力度,還是產量建設規模均達到新高。如寧德時代300億投建車里灣、湖西、江蘇時代三期項目、四川時代一期等多個基地,涉及產量68GWh,中航鋰電百億建設廈門項目,國軒亦規劃了兩大基地規劃產量26GWh。
二是、新勢力公司數量明顯減少,但留下的公司競爭力變強,成為動力鋰電池市場一股重要勢力。
經過一輪又一輪激烈的競爭,憑借自身實力存活下來的新勢力公司數量銳減。但以蜂巢能源、瑞浦能源、聚創新能源為代表的新勢力公司綜合實力更強,正在成為動力鋰電池領域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如作為長城旗下的動力鋰電池板塊,蜂巢能源九月裝機量躋身國內前十。其定位第三方動力鋰電池公司,面向國內和全球的整車公司開放,分別在上海、保定、無錫、德國、韓國、日本、印度等地建立了7大研發中心,并加速走向國際市場。
而瑞浦能源憑借與上汽通用五菱、威馬、云度等乘用車公司的配套躋身動力鋰電池裝機量TOP10,又加速其溫州基地二期年產8GWh的動力與儲能鋰電池與系統項目建設。
三是,我國市場涌入了LG化學、松下、SKI等外資勢力搶食,同時包括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微宏動力等有實力的我國公司也積極出海,一場圍繞動力鋰電池全球市場份額的戰爭一觸即發。
繼寧德時代后,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我國公司獲得國際車企的認可,加快全球市場及產量的布局。如蜂巢能源獲得PSA集團約7GWh的采購后,又在布歐洲投資超20億歐元建設年產24GWh的電芯廠和PACK和廠。
我國電池公司積極出海的同時,以LG化學、SKI、松下為代表的日韓電池公司也在加快其在華動力鋰電池市場布局。如LG化學加大其南京廠的產量規劃,SKI在華第二座動力鋰電池基地一期投產等。
四是,嚴格的碳排放及補貼驅動下,歐洲成為繼我國之后新能源領域的又一熱土,也吸引了寧德時代、蜂巢能源、三星SDI、LG化學、松下及Northvolt等中日韓及本土電池公司布局。
如寧德時代積極推進其德國總投資141億元的動力鋰電池廠投產,計劃2021年形成部分產量,2022年實現14GWh,而三星SDI、LG化學今年規劃在歐洲建第二座電池廠或擴產。
同時,大眾汽車與加快與本土動力鋰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動力鋰電池建設進程,規劃2024年初投資35億元,規劃年產量16GWh。
外資搶食我國份額,我國電池公司積極走出去,同時大眾、特斯拉、寶馬、特斯拉等國際車企也加快自產電芯步伐,可以預見的是,一場新的動力鋰電池市場競爭格局即將成型。
以下是高工鋰電梳理2020年26起動力鋰電池領域投擴產:
我國公司
寧德時代
二月二十六日,寧德時代公布通告稱計劃總投資不超過100億元建設寧德車里灣鋰電池加工基地項目,新增鋰電池年產量約16GWh。
同時寧德時代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0億,重要用于湖西鋰電池擴建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研發與加工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鋰電池項目一期等。
其中,湖西鋰電池項目規劃新增產量約16GWh,建設期3年;江蘇時代三期規劃新增產量約24GWh,建設期3年;四川時代一期規劃新增產量約12GWh,建設期2年。
中航鋰電
十一月十九日,中航鋰電A6項目獲銀團25億元資金支持。A6廈門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規劃總產量20GWh,一期(A6項目)計劃2020年第四季度投產。
國軒高科
五月底,國軒高科披露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資總額不超過73.06億元,將用于國軒電池年產16GWh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國軒材料年產30000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七月二十日,柳州國軒電池年產10GWh動力鋰電池加工基地正式奠基,未來重點向上汽通用五菱多車型平臺供應適配動力鋰電池系統。
蜂巢能源
十一月十七日,蜂巢能源宣布在德國薩爾州建立其歐洲電池廠。項目總投資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將建設一座年產量24GWh的電芯廠和PACK廠,分別于2023年底和2022年中建成投產。
蜂巢能源計劃到2025年在全球范圍內建成100GWh的電池產量,總投資預計達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22億元)。
比亞迪
六月,作為刀片電池重要加工基地的重慶廠投產,計劃今年年底建成8條產線,最終實現20GWh的產量目標。
十月十五日,弗迪電池寧鄉動力鋰電池加工基地首條刀片電池加工線投產,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設計動力鋰電池年產量20GWh,其中一期計劃投資50億元,建成后預計年銷售收入約100億元。
億緯鋰能
四月,億緯鋰能高性能鋰動力鋰電池項目在荊門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5億元,是億緯鋰能在荊門布局的第四個廠區、第六期新能源動力鋰電池項目。該項目建成后,湖北億緯動力年產量可達21.5GWh以上。
瑞浦能源
十月九日,瑞浦能源溫州制造基地二期年產8GWh動力與儲能鋰電池與系統項目開工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預計將于2021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據瑞浦能源解析,目前瑞浦能源溫州制造基地現有產量6GWh,二期項目建成投產明年下半年瑞浦能源將具備14GWh動力鋰電池產量。
鵬輝能源
十月二十二日,鵬輝能源位于駐馬店“綠色動力鋰電池加工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20億元,設計建設兩條鋰電池加工線,年產量4GWh。項目以方形磷酸鐵鋰產品為主,重要應用于儲能和動力鋰電池領域。項目投產后,公司駐馬店基地產量將達到7GWh。
十一月,鵬輝能源擬發行股票募資8.9億元,其中6.4億將全部投入常州鋰電池及系統智能廠(一期)建設項目。常州鋰電池及系統智能廠(一期)建設項目投資總額將高達10億元,設計產量為2GWh/年。
時代吉利&時代一汽
十月十五日,吉利與寧德時代合作打造的時代吉利年產12GWh動力鋰電池宜賓項目正式開工。
該項目由寧德時代與吉利的合資公司時代吉利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80億元,占地500畝,計劃2022年投產,產品將重要配套吉利、領克等品牌旗下新能源車型。
九月二十七日,時代一汽正式投產,項目總投資60億元,分兩期建設,產品將重要配套“紅旗”FME平臺全系車型及一汽大眾MEB平臺車型。
盟固利
九月二十八日,南京榮盛盟固利年產30GWh動力鋰電池一期項目正式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20億元,一期規劃產量12GWh,重要應用于PHEV商用車。
聚創新能源
寶能集團旗下的動力鋰電池研發加工集團——聚創新能源研發基地近期投入使用,加工基地一期工程建成投產。規劃總產量8.5GWh,分為兩期建設,全面達產后,最多可為20萬輛新能源汽車配套。目前一期產線量產規模0.5GWh,可滿足1-2萬輛新能源汽車配套應用。
保力新
十一月二日,保力新通告稱,擬在三門峽市建立西北加工基地,一期為在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2GWh的動力鋰電池項目,投資12億元,保力新利用猛獅科技現有的廠房先行建設。
保力新同時承諾在三門峽市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2GWh的pack加工線,投資不低于5000萬元。
上海蘭鈞
十一月二十一日,青山實業與浙江嘉善縣達成上海蘭鈞16Gwh鋰電池項目簽約,預計年底開工。
上海蘭鈞為青山實業于今年七月成立的新公司。根據協議,上海蘭鈞擬在嘉善經開區投建年產16Gwh鋰電池電芯及模組研發、加工和銷售基地,并設立蘭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我國區域總部及鋰電池研究院,項目總投資55億元。
微宏動力
七月,微宏動力為其新的歐洲總部和位于德國勃蘭登堡州路德維希斯菲爾德鎮建立的鋰電池系統廠加工廠房落成。項目計劃在2021年三月啟動其第一條加工線,開始為其歐洲客戶供應電池模塊和電池包,初期計劃年產1.5GWh,后期將擴充至6GWh。
國際公司
LG化學
十一月,LG化學株式會社與南京經開區簽署協議,LG化學將再投資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在南京經開區建設圓柱形汽車動力鋰電池,產品除了供貨特斯拉外,還有望給寶馬供貨。
通用與LG合資電池項目
五月中旬,通用與LG合資公司位于Lordstown的電池廠建設項目已啟動,目前開始地基準備。項目規劃年產量30GWh的動力鋰電池廠,預計2020年年中動工,2022年底規模投產。
SKI
十月三十日,SKI動力鋰電池鹽城基地項目一期建成,這是SKI繼我國江蘇常州廠之后的第二座動力鋰電池加工廠。項目于2019年年底開始建設,投資額為10.5億美元(當時折合人民幣約73.82億元),一期規劃產量27GWh。
松下
九月,松下確認將在其Gigafactory1廠新增一條產線,將其產量提升約10%,廠現有產量35GWh。此外,松下還在升級原有的13條產線,新技術將使目前供應給特斯拉的21700電池能量密度提高5%,并有望在五年內提高20%。
SKI
SKI與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簽署了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1億元)的營運資金貸款協議,用于擴建其在匈牙利的第二座電池廠。該廠最初的產量計劃為10GWh,但可能會提高到16GWh,目的是新增對大眾汽車公司的動力鋰電池供應。
六月底,韓國SKI與喬治亞州政府簽署了一項9.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6億元)的投資合同,以建設其第二家美國電池制造廠,年產量為11.7GWh。
Northvolt
五月,大眾與電池制造商Northvolt成立的合資公司正在穩步推進其加工業務,預計將于2024年初在薩爾茨吉特開始加工鋰電池。大眾初始投資約為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初始加工目標為每年16GWh。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