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報廢電池暗藏商機 龐大市場坐等掘金

    2021-01-29 ryder

    數以百萬計的電動車正在加工和使用,但全球尚未就報廢電池回收做好準備。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未來10年電動車數量將新增800%,而每輛車都裝有幾千節小電池包成的電池包,導致海量電子垃圾,而回收再利用則是消除該隱患的最有效辦法。鑒于全球第一波電池報廢浪潮即將到來,多國都在加速布局這個暗藏商機的龐大市場。


    我國電池回收產業愈發成熟


    “電池加工本地化帶動電池回收本地化,全球多個國家都尋求在這一高上升領域最大程度地創造價值。”金融信息分析公司埃信華邁(IHSMarkit)儲能高級分析師GeorgeHilton表示,“目前,我國已經開始投建大型電池回收廠,該國電池回收產業鏈正在加速成熟,這將極大帶動歐洲等國的投建熱情。”


    英國循環能源調研機構CircularEnergyStorage也作出了類似評價,稱我國在電池回收利用方面越來越嚴格,也越來越成熟,“到2030年我國在全球鋰電池報廢市場份額有望達到57%,將主導價值450億美元的電池回收和二手電池市場,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回收超過120萬噸報廢鋰電池。”


    事實上,我國一直不斷完善和推進促進汽車資源綜合利用政策法規,陸續出臺《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執行細則》《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等。


    國家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尤勇表示,下一步工作重點將著力引導電池產業形成利益共同體,支持公司開展試點示范,創新商業模式,不斷提升裝備技術水平,加快構建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助推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電池的高質量發展。


    隨著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的建立和執行,我國電池回收將加速步入快車道。CircularEnergyStorage鋰電池生命周期管理專家HansEricMelin坦言,全球范圍內,電池回收市場正在被低估,但就目前回收利用情況來看,70%以上都來自我國等亞洲國家,“他們的回收率很高”。


    電池產業鏈閉環潛力大


    電動車加速普及的同時,報廢電池回收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大規模解決,這將給全球能源轉型帶來一定挑戰。打造產業鏈閉環無疑能夠實現“利用上一代材料制造下一代電池”的目的。


    德國數據統計互聯網公司Statista估計,到2030年,僅鋰電池的回收市場每年將價值180億美元,遠高于2019年的15億美元。埃信華邁指出,今年將有超過50萬噸電池壽終正寢,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20萬噸,到2030年將達到350萬噸。


    成本、安全性和可持續性將推動報廢電池回收的投資和發展。從成本角度來看,再生材料比原始材料更便宜。在供應安全和可持續方面,電池回收可以極大降低自然資源的開采,極大降低對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怎么收集、運輸、分類、分解、生產和重新分配電池廢料絕非易事。有專家指出,電池存在火災隱患,這給安全運輸帶來巨大挑戰,可以將報廢電池分拆成多個部分,比如塑料外殼、箔片等混合金屬、電池中心的鈷和鎳等活性材料,進行單獨運輸。


    報廢和回收潮即將來襲


    鑒于報廢電池回收仍處于初級階段,業內有關來勢洶洶的報廢潮既興奮又不安,這個龐大的市場亟待技術性且專業化的回收團隊來處理,這既是商機更是挑戰。


    美國CNBC新聞網指出,大批公司正在投身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電池回收和再利用市場,原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發商RedwoodMaterials和Li-Cycle已經籌集了數千萬美元用于建造回收廠。


    RedwoodMaterials目前旗下兩家廠,重要處理特斯拉的所有廢料和有缺陷的電池,每年可從特斯拉等十幾個合作商處獲得總計2萬噸報廢電池材料。通過特定技術可以回收電池中95%-98%的鎳、鈷、鋁和石墨,以及80%的鋰。


    Li-Cycle則傾向于解決報廢電池運輸的后勤難題,“我們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將耗盡的電池轉化成新的可利用資源。”Li-Cycle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TimJohnston強調。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